【廣武明長城】廣武明長城全長10000米,城高6—8米,底寬5米,頂寬3米,沿山脊緩行,隨山勢的曲折而起伏,宛如首尾不見的巨龍,全部為磚石結構,上面有敵樓16座,其中5座保存尚很完整,並築有易守利攻的腰門等建築,它東臨雁門關,西瞰甯武舊城,南通五台勝境,北達雲岡石窟,是明代長城的代表作,是長城之珍品,極具軍事科學研究和旅遊觀賞價值。
【廣武古村落】廣武風景名勝區是古代漢族和北方少數民族的文化接壤地帶,自古就有“廣聚武將之地、兵家必爭之地、咽喉要塞之地”的稱謂,承擔著中原農業文化與遊牧草原部落文化既衝突又融合的重要角色,具有鮮明的邊塞文化特點。
【遠眺廣武漢墓群】舊廣武與新廣武城之北,共有 288座。整個墓群南依群山,北連朔州平川,從南向北俯瞰,由高到低,大小不一的封土堆星羅棋佈。最高封土十多米,最低的也有三米多。其規模之大、數量之多為全國之首,1988年被列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雁門關+電瓶車】楊家將死守的要塞又名西陘關,位於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爲「外三關」。從西漢、隨唐到北宋,這裡都是無數英雄豪傑建立威信的地方,其中楊家將在這裡更是立下彪炳戰功傳頌不已。
【應縣木塔】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應縣縣城內西北角的佛宮寺院內,與意大利比薩斜塔、巴黎埃菲爾鐵塔並稱“世界三大奇塔”。 木塔除經受日夜、四季變化、風霜雨雪侵蝕外,還遭受了多次強地震襲擊。建築結構的奧妙、周邊環境的特殊性,加上人為保護的因素,木塔千年不倒,存在著一定的合理性,讓許多專家學者就對木塔千年不倒之謎進行了潛心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