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仙境】位於江西省婺源縣西北部賦春鎮嚴田-王村,古縣治清華鎮——賦春鎮公路旁。史載: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抗金名將岳飛征李成路經婺源時,曾率眾將領到此納涼歇息,他們在清風洞突出的冷氣吹拂下,僅坐片刻,就感覺非常舒暢,為此岳飛高興地稱讚:“好一處清風仙境”!
【長壽洪村】是洪姓聚落,北宋初年建村。村莊坐落在一個狹窄而曲折的山谷裏,一條小溪傍村而過,跨溪建有三座石橋。村中有光裕堂、三書堂等宗族建築,“茶規”、“養生河”、“永禁賭博”等碑刻是宗族制度的見證。村中古代盛產“松蘿茶”,村人養生有道,高夀者為數不少,故有“長壽古裏”之稱。令人稱奇的是,在如此偏僻的山村裏,居然有“四世大夫”之家,足見婺源書鄉“十戶之村,不廢誦讀”確是名不虛傳。
【婺源博物館】婺源博物館外觀是一棟具有典型徽派建築風格的現代建築,博物館陳列廳中設有婺源千年、茶鄉美器、工藝珍寶、硯國明珠、明清書畫和當代藝術等六個專題展廳,被譽為是中國縣級博物館中的“第一館”。
【月亮灣】月亮灣因江中有一江心洲如一輪眉月而得名,依山伴水,水面平靜如鏡。春日周邊田野大地金燦燦的油菜花、綠菌菌的茶葉、古樸的民居點綴。放眼望去一灣湖水如彎月,一彎黃綠的月亮靜臥水面,袖珍的小島,翠綠的湖水。籠罩在晨霧中的山巒跌宕起伏,山下黛瓦白墻組成的古村落在裊裊炊煙中顯得那麽親切。
【婺源文化廣場】由前廣場、行政廣場、公園三大部分組成,廣場中心矗立一根高25米、直徑2.6米的盤龍大柱,8根小一號的柱子則呈眾星捧月的姿態環繞四周。 鳥瞰廣場就像一隻展翅欲飛的蝴蝶,它以傳統的對稱式將南北軸線分割為兩片均衡的蝶翼,內部的弧線與外沿直線的組合使廣場在莊重中增添了一份雅致。
【景觀橋】2007年建成的婺源徽派景觀橋,座落於新建洲星江河上,東靠婺源汽車北站,西接婺源文化廣場,是連接城北區和源頭區的城市景觀大橋。
【朱子步行街】婺源縣城一條改造後的老街,以徽派建築為特色,店鋪林立,基本都是品牌專賣。仿古而建,木雕花窗,精細鏤空,白墻黛瓦,飛檐翹角,整齊劃一。初到婺源的人,走在步行街,鱗次櫛比喧鬧的商鋪不一定會讓人吸引,而仿古的徽派建築風格卻能讓人駐足,馬頭墻,青石板路,抑或花燈造型的街燈等等每一細微處都在訴說徽州文化的細膩與溫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