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天特色:廬山是江西首批世界遺產,可以讓客人完整遊覽廬山,同時可觀看廬山上保留保存最好的一棟【美廬別墅】,此為 蔣中正先生與其夫人夏天渡假的所在。
【廬山】又稱“匡山”或“匡廬”,隸屬於江西省九江市。傳說殷周時期有匡氏兄弟七人結廬隱居於此,後成仙而去,其所居之廬幻化為山,故而得名。廬山北靠長江,東臨鄱陽湖,雄奇秀拔,雲霧繚繞,山中多飛泉瀑布和奇洞怪石,名勝古跡遍佈,夏天氣候涼爽宜人,是中國著名的旅遊風景區和避暑療養勝地中途遠眺唐代浪漫主義的詩人筆下的—廬山瀑布感受廬山之美在山南的意境。
【花徑公園】花徑相傳是唐代詩人白居易詠詩《大林寺桃花》的地方。白居易被貶任江州(九江)司馬時,曾來廬山遊覽,當時正值暮春,白居易有感于山下桃花已落而此處桃花仍盛開,吟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故人們也稱此地為“白司馬花徑”,並建造了“景白亭”。現園中還建有“白居易草堂陳列室”,白居易石像立於湖畔。花徑亭中一橫石上刻有“花徑”二字,傳說系白居易手書。園中的如琴湖形如提琴,故名,有曲橋通往湖心島。園中繁花似錦,曲徑通幽,湖光山色,風景如畫。
【錦繡谷】在錦繡谷順著絕壁懸崖修築的石級便道遊覽,可謂“路盤松頂上,穿雲破霧出。天風拂衣襟,縹緲一身輕。”穀中千岩競秀,萬壑回縈;斷崖天成,石林挺秀,峭壁峰壑如雄獅長嘯、猛虎躍澗、捷猿攀登、仙翁盤坐,無不栩栩如生。一路景色如錦繡畫卷,令人陶醉。此處四季花開猶如錦繡,相傳為晉代東方名僧慧遠採擷花卉和草藥的地方。
【仙人洞】中有清泉下滴,純陽殿內供奉有石像,傳說中呂洞賓即在此修道成仙。
【美廬別墅】是『蔣介石』先生與『宋美齡』夫人夏天度假的地方,美廬在現代史上佔有重要的位置,當年周恩來就是在這裏同蔣介石進行國共合作的談判。20世紀50年代的廬山會議期間,毛澤東也曾住過這裏。所以“美廬”是我國唯一一棟國共兩黨最高領袖都住過的別墅。內還收藏了蔣介石用過的“蔣”字瓷盤,宋美齡的象牙柄扇,以及蔣介石五十歲辰時,官僚們贈送的佩劍和銅硯。此外,館中還藏有青銅器、陶器、工藝品、金石篆刻、歷代錢幣等藏品,其中也有許多是難得的珍品。(美廬別墅開放時間:每日08:10-17:00。休館時間為:每月第一周、第三周的星期三休館1天,星期六、星期天正常開放。)
【廬山會議會址】位於牯嶺東穀擲筆峰麓火蓮院河西路504號。松柏茂密,溪水潺潺,環境優美。原是蔣介石在廬山創辦軍官訓練團的三大建築之一,於1937年落成,名廬山大禮堂。解放後改名“人民劇院”,外表壯觀,內飾華麗。1959年中國共產黨八屆八中全會,1961年中央工作會議和1970年九屆二中全會均在此召開。毛澤東同志主持了這三次重要會議。1985年正式對外開放,1986年被列為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20日,國務院將廬山會議會址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廬山會議會址不僅是廬山著名的人文景觀,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紀念地。現在,這裡已辟為廬山會議紀念館。裡面 保存著當年許多珍貴的實物、照片、材料和根據紀錄片製作的錄相片,供遊人觀看。 右側不遠處的“廬山大廈”為外觀4層、內有6層的鋼筋水泥建築,原為國民黨軍官訓練團的中下級軍官住所,正面額上原有蔣介石題寫的“廬山傳習學舍”四個大字。現已裝修成標準客房的旅遊賓館。位於會址和大廈中間的一座宮殿式建築即為1935年落成的廬山圖書館,現用作商場、餐廳。
【含鄱口】西側是著名的冰川角鋒“犁頭尖”,對面為廬山最高峰“漢陽峰”,北面是廬山第二高峰“大月山”,南面為廬山第三高峰“五老峰”,山腳下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湖光山色,景色宜人。含鄱嶺上有一座方型樓臺,它就是廬山觀日出的勝地“望鄱亭”。遊客踏著熹微的晨光登上望鄱亭,依欄遠望呈現魚肚白的天際。一會兒,鄱陽湖上的天幕金光萬道,紫霞升騰,驀地,一輪旭日從煙波浩渺的湖面噴薄而出,染紅了藍天綠水和遠山近嶺,景象十分壯觀。
【滕王閣號遊輪遊贛江+觀一江兩岸夜秀】乘坐滕王閣號夜遊贛江,看見了夜色下贛江兩岸的建築及美麗夜景,高樓牆面放映著滕王夜宴、王勃作序等20多個小故事組成的燈光微電影,展現了江西“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歷史文化;贛江上,遠處燈光“群鳥”齊飛,豪華遊艇泛游江面,王勃眼中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穿越千年,以另一種視覺效果再次呈現在眾人眼前。